当即有一名士绅情绪有些激动,“北平府如果没有燕王殿下,就没有那么多免费学堂,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子,有机会获得优等教育。”
“因为那些名家大儒都是燕王殿下请来的。”
“如果没有名师指导,咱们北方学子再想上进也无能为力。”
这人说出这番话,当即获得众人的点头赞成。
“没错,无论如何,燕王殿下都是咱们的恩人。”
这时,又有一名士绅站了出来,“我等现在也是看明白了,只有燕王殿下才会将咱们读书人当人,不知燕王府还招不招官吏?”
这人说完,所有人都急切地看着朱棣。
“燕王殿下,咱家那已经被皇上御批中了进士的孩子,不敢违背隆恩。”
“不过咱家族还有很多也是颇有才华的子弟。”
“没错,燕王殿下,咱的孩子虽说在写文章方面有些欠缺,但是咱几个孩子分别在农耕,匠造和水利方面略有些造诣。”
听到这话,朱棣特意地看了这名士绅一眼,颇有些惊讶。
“想不到你们这些望族中的子弟,竟然也愿意面朝土地去了解农耕了?”
宋隐则是眼睛一亮,想不到北平府的这些望门子弟都已经卷得这么厉害了。
朱棣这话说得那些士绅有些尴尬地笑了。
“呵呵,咱那孩子说他写不好文章,但也不愿意无所事事,恰好咱有田地,所以他就跟着那些农户学着耕种,附带也学了水利和匠造。”
“咱见他们学得还行,这才舔着老脸向殿下推荐。”
“是啊,燕王殿下,咱家那孩子如果不是吃不了苦,咱都准备让他去从军。”
听到这些达官贵族的世家子弟有去从军意愿,朱棣眼睛一瞪,随即又笑着摇头。
这些平日里,眼界就极其高傲的达官贵族子弟,愿意放下身段去研究耕种,匠造和水利就相当不错了。
至于让他们去从军,那就算了吧,那也太高估他们了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他现在还真是太缺有才华的读书人了。
何况这些读书人还懂耕种,匠造和水利,而且还是达官贵族子弟,那就更难得了。
这时,朱棣笑着点点头,“如此甚好,燕王府会尽快举行一场招聘考试,人数就暂定八十人。”
“若是既有文化又懂得耕种和匠造,以及水利的学子,燕王府定会优先招录。”
“而且他们要是愿意,可以到朝鲜或者是倭国进行深造。”
“太好了,谢谢燕王殿下。”
“燕王殿下实乃咱北平府福星啊!”
“燕王殿下放心,咱家中的那些孩子,肯定不会辜负燕王殿下给他们机会。”
当下,这些士绅都心满意足地快速离去。
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赶回家中,跟自己的孩子分享这个喜事。
“不错,这些人还非常上道。”
当那些士绅们离开后,朱棣不由得赞赏地笑了。
宋隐也轻轻点头,“这次朝廷的做法多少也有些寒了他们的心,而且你把封地治理得风生水起,他们自然愿意投靠你。”
朱棣眼睛大亮,“能听到宋师对咱的赞赏,还真是难得。”
然后朱棣看着宋隐一脸正色,“宋师也知道,招录贤才事关重大,不知宋师是否愿意替咱燕王府把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