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文卫看到朱棣的诏令,欲哭无泪,不带这样玩他的。
这三日,他为了如何筹建学堂一事,一有时间就各处溜达,为学堂选址。
他已经当着宋隐的面夸下海口,怎么可能把事情办砸,让宋隐笑话。
但是,朱棣已经决定在北平府各个州县,都创办学堂。
诏令上,正是朱棣要求各个州县,拿出可建学堂的舆图,以及每个州县可以建几个学堂的计划。
听说建学堂的费用由燕王府负责,每个州县大小官员及百姓们都非常高兴。
特别是那些官员,更是乐得笑不拢嘴。
因为建学堂可以算作他们在任期间的政绩,而且还不需要他们出费用,自然双手赞成。
不过同时他们又纳闷,燕王府哪来那么多钱?
他们又哪知道,只要有宋隐在,钱都不是问题。
半年前,由各地商贾赞助,替受灾灾民建的洋楼已经建成。
各个赞助商也如愿以偿地,看到每个洋楼上都印上了他们的名字。
费用不多,但是荣誉感满满。
现在听说燕王府又要大范围地建学堂,有些脑子活络的商贾,已经找到宋隐,商量合作互利互赢的可能性。
创办那么多学堂,自然需要大量的夫子。
为此,宋隐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所有夫子在学堂里任职满两年后,如果想到燕王府参加书吏招录考试,根据夫子教学质量可以加10到20分。
而且到了服兵役年龄的人,去当夫子的话,可以免服兵役。
但是当夫子任职期间年限,不得少于服兵役年限。
而且所有的夫子待遇等同于燕王府书吏的待遇。
这样的福利一经公告,顿时吸引了各地的学子踊跃报名。
同时,宋隐把整个北平府的官吏乡绅们,都集中起来训话。
“虽然朝廷已经放开教育,免费入学。”
“但是本官知道很多地方的父母官及士绅们,阳奉阴违,让百姓额外地以各种物品缴纳课金。”
“甚至有的地方还让学子的家人,参加额外的免费劳役,才能获得自己孩子免费入学资格。”
“在此,别怪本官把丑话说在前面,燕王府开办的学堂,就是培养人才的学堂,一律免费。”
“若是让燕王府知道,有谁敢巧立名目,仗着自己官势大,随意地欺压百姓,定当严惩不贷。”
宋隐这番话说出来,再看看坐在一旁没有开口,却脸色严肃的朱棣。
这些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的士绅们,没有一人敢说一个不字。
“燕王殿下,宋大人放心,若是在下官管辖的地方出现如此败类,无论燕王殿下如何严惩,我等肯定不会有怨言。”
“对,对,燕王殿下和宋大人请放心,下官也绝不会让自己管辖内出现欺压,盘剥百姓的事情。”
“没错,都是乡里乡亲,我等又怎么会欺压百姓呢?”
看到这些士绅们都站出来表态,朱棣和宋隐还算满意地点头。
其实这些士绅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。
在自己辖区内建学堂,自己的家族子弟也是受惠的一员。
而且自家子弟还可以通过去当夫子获得燕王府的俸禄,日后还有机会到燕王府或者是朝鲜等地为官。
还有可能跟着燕王府的商队到朝鲜去做生意。
总之,在他们看来,听燕王府的话,对于他们来说,肯定有长远利益。
在各州县开办学堂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了下来。
余下的事,就是由各州县的父母官和士绅们操办。
一个月不到,各州县的学堂选址以及动员招生情况,汇总到燕王府。
燕王府核定无误后,就开始下拨钱款修建学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