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是不是觉得,这些年来你们都发展得很好?”
“要不要本官说说你们封地的情况及你们的兵力?”
“真觉得这一点点成绩就够了?”
“都把你们的傲气给老子收起来!”
“进入了宗人府,你们只有一个身份,那就是需要被教导的皇子。”
宋隐连连开口,藩王们认真地听着,无一人反驳。
他们都了解宋隐,别看宋隐骂得难听,却没有真要羞辱他们的意思,甚至还是为了他们好。
而且还有藩王听了宋隐的话后,已经开始反思。
宋隐停顿了一下,骂人也是很累人的。
歇了一会儿,他这才继续,“此次大宗正院更名宗人府,其中重要官职,从你们当中挑选。”
“本官知道,你们当中,没有人看得上这宗人府职位,甚至还觉得会让你们分心,影响封地发展。”
“但是本官不妨告诉你们,在宗人府任职的藩王,不但朝廷会支持,就连本官都会相助。”
“最为重要的的是,谁通过本官考核,本官会替谁出谋划策,教你们如何打出去建国。”
听到这里,一个个藩王都无比兴奋。
现在他们终于知道,这次宗人府改制,是针对他们而改。
而且朝廷支持和宋隐助力这点,简直是太好了。
“行了,都安静下来,能不能通过本官考核还是未知数,先别得意太早。”
“接下来,你们都实事求是的把各自的情况写下来。”
宋隐说完,点头示意一旁早有准备的太监把表格发给各个藩王。
这是宋隐为了了解各个藩王实力而制作的表格。
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情况,才能更好因材施教。
“都赶紧地,本官很忙,别浪费本官时间。”
在宋隐催促下,一个个藩王哪敢磨叽,连忙走进大殿内开始书写。
看到这些平日里不可一世的藩王,在宋隐面前规矩如小学生,朱标久久都无法回神。
他知道这些藩王都很敬重宋隐,却没想到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。
朱标意外的同时,更加坚定无论如何都要留住宋隐的念头。
很快,各个藩王都写了各自情况。
宋隐看了看,随后开口,“各位殿下,现在给你们一盏茶时间,在此期间,你们把想要向本官请教的问题写下来,本官会给你们解答。”
“另外,再写出你们想要建国的想法和目的。”
“好了,你们可以开始了,本官一盏茶后再过来。”
宋隐说完,带着藩王的情况表,跟朱标离开。
来到宗人府偏殿,宋隐正准备查阅藩王们的资料时,朱标立刻忍不住问道:
“宋师,你让藩王们写出他们的情况,是为了让朝廷更加了解他们,还是为了更加方便得知他们当中有何问题?还是说,两者都是?”
听到朱标这个问题,宋隐赞赏地点了点头,“殿下确实聪慧,现在已经能够看出问题所在。”
被宋隐夸奖了,朱标心里一阵高兴。
可是随即又想想不对。
什么叫现在能看出来了?
难不成在宋隐眼里,以前的自己很笨吗?
不过无论如何,能够跟得上宋隐的思维,说明自己的进步还是很大的。
“朝廷虽然派出大量锦衣卫监控各个藩王,但是得到的资料毕竟有限。”
“你看看这些藩王自己写出来的资料,就知道藩王真正的实力跟锦衣卫调查到的出入很大。”
“说明藩王的实力,比朝廷了解到的还要强大好几倍。”
宋隐一边看着藩王的资料,一边解释。
朱标赶紧拿过几份藩王资料看了起来,一看之下,当即愣住。
情况还真的如宋隐分析的那样。
就像秦王朱樉,他报给朝廷自己封地的兵力有四十万,可是现在他的自述资料里,却写着自己拥有六十万大军。
其他藩王的情况也是各有出入,每一个藩王的实际兵力都比明面上强大很大。
朱标万万想不到,藩王制度这才改革几年,各个藩王势力就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。
朱标觉得,大明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很不错,可是现在看来,大明的军资力量,似乎无法跟藩王比。
他终于明白,为什么朱元璋私底下叮嘱他,在跟这些藩王接触时,要细心谨慎。
看到朱标失神,宋隐不由笑了,“殿下也不必太过紧张,更不必惊骇。”
“殿下刚才是不是惊讶藩王们发展得竟然比大明还要厉害?是不是觉得大明发展力度输给了藩王?”
宋隐的询问让朱标回过神来。
他探究的看着宋隐,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。
“还请宋师解惑?”
朱标站了起来,对宋隐拱手求教。
宋隐摇摇头,“殿下你现在看到的,只是藩王封地最好的一面。”
“他们一心想要打出去,所以把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强化和扩充军队上。”
“所以在军资力量方面,藩王们的军队确实胜过大明军队。”
“但是殿下再看,各个藩王封地除了军队以外的其他发展,都非常薄弱,这些就不如大明了。”
“你看燕王和宁王都各自建国,却还整日为银子不够而发愁,就是因为他们经济方面还没有发展起来。”
听了宋隐的解释,朱标顿时眼睛一亮。
细细想来,确实是如此情况。
“那么宋师可是想到了制约藩王的法子?”
明白了大明也不输于藩王后,朱标立刻把关注点放在如何约束藩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