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标心情大好,脸上笑容也感染了王雄。
“殿下,大明很多州府都适合养蚕,至于生产车间,更是每个州府都行。”
“不过鉴于现在销售现状,不急于一时,还是稳步增长为好。”
“工部正在集思广益,看看哪个产业适合自销自产,一旦落实就报内阁审核。”
“不过正因为尝到了甜头,更应该循序渐进。”
自从上次北平一行,朝臣都绞尽脑汁想要做出成绩,让朱元璋和朱标对他们刮目相看。
但是,好的点子又哪是那么容易想得出来的。
不过朱标看到朝臣都行动起来,想尽办法替大明发光发热,倒也值得欣慰。
“很好,希望朝臣不是一时心血来潮,而是发扬下去。”
“尽量让他们也参与进来,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,也让他们有些盼头。”
“有许多朝臣,仍然想浑水摸鱼,现在朝廷给他们机会施展,如果还有人不为所动的话,那么是时候把他们赶出朝堂了。”
朱标对工部近期工作给予肯定。
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,大明生产力提升空间很大,那时大明经济发展将会是质的飞跃。
那时,大明不再是商贸中转国,而是有自己生产产品为依托的产销大国。
这才是朱标想要的前景。
同时朱标也支持朝臣并信任他们。
那样朝臣才会干劲十足,大明才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。
王雄闻言,连连点头,“殿下英明。”
“臣回去后立刻着手安排。”
王雄汇报完后,朱标向宋隐看去。
“宋师,你过来是要跟本宫说什么事情吗?”
朱标现在也越来越了解宋隐,如果没有大事,八抬大轿都抬不来。
“殿下,旅游业已经步入正轨,百姓参与度极高。”
“许多百姓都有计划,利用节假日去参观。”
“这样一来,百姓逢年过节时除了各种串门,也多了一些消遣节目。”
“通过旅游自然也能促进消费,之前有些朝臣担心的百姓不思劳作的情况,自然会得到遏制。”
“而且有了目标和计划,百姓甚至更加努力工作,不思进取什么的那些担忧,自然也就不存在着了。”
朱标听了连连点头。
当时齐泰和黄子澄说得头头是道,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,细细思量后才发现弊大于利。
好在宋隐进行拨乱反正,给出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。
现在看来,还是宋隐的办法有效。
事实也证明,百姓们并没有因为有钱了就变得懒惰。
相反,有了可以出门放松心情,又能见世面的目标,百姓反而愿意持续劳作。
什么都没变,又似乎什么都变了。
“这还多亏了宋师,否则现在大明百姓还不知道会怎么怨天怨地呢!”
“不顾后果地加税,后果显然不是大明可以承担得了的。”
“如果什么事情都考虑朝廷利益,不考虑由此引发的隐患,后果真是不堪设想。”
朱标显然有些后怕。
现在宋隐及时消除了隐患,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这也是朱标愿意跟着宋隐学习的原因。
“宋师,大明现在国泰民安,但是本宫认为,还需要进行一些改革。”